2024年安徽成人高考生態學基礎章節考點復習4)
成人高考為統一考試,考試時間在10月下旬。為助力各位考生順利通過安徽成人高考入學考試,安徽成考網整理復習資料供各位考生參考!
第四章 物質環境
本章重點
問答題
1.簡述植物對極端水分的適應?
2.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都有哪些類型?
3.簡述水生動物的水平衡調節機制?
答:(1)海洋魚類(低滲):低滲:體內滲透壓低于體外,水分向外擴散,鹽分進入體內。通過食物、代謝水和飲水獲得水,多種多樣的泌鹽組織排出多余的鹽分。(問題:a環境水勢低,體內水分滲出體外b飲水補充,帶入鹽分導致體內鹽分增高。解決辦法:a飲水b離子泵泵出離子c排尿排出離子)
(2)淡水魚類(高滲):高滲:體內的滲透壓高于體外,水由環境中向體內擴散,體內的鹽分向外擴散。通過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鹽分通過食物和組織攝入。(問題:a環境水分滲入體內b排出水分帶出鹽分導致體內鹽分喪失。解決辦法:a不飲水b鹽腺吸收鹽分c排清尿)
(3)等滲:體內和體外的滲透壓相等,水和鹽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體內外之間擴散。僅排泄失水,通過食物、飲水、代謝水獲得水,泌鹽器官排出多余的鹽分。
(4)變滲(洄游魚類):洄游性魚類來往于海、淡水之間,其參透調節兼具高滲和低滲兩種特征:依靠腎臟調節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補充水;鹽的代謝依靠鰓調節,在海水中排出鹽,淡水中攝取鹽。
4.鹽堿土植物生理上適應的三種類型?
思考題
名詞解釋
1.腐質殖非腐質殖2.土壤質地
問答題
1.簡述水生動物對水密度的適應?
2.陸生動物的水分適應途徑?
3.鹽堿土與沙生植物的生態適應特點。
1、水生植物有三類:(沉水植物)植物、(浮水植物)植物和(挺水植物)植物。
2、水生植物的特點是(A)。
A.通氣組織發達
B.機械組織發達
C.葉面積小
D.根系發達
3、根據植物與水分的關系,陸生植物又可分為(濕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點是(B)。
A.葉面積較大
B.根系發達
C.通氣組織發達
D.葉片較多
5、水生動物對水分的適應(主要是魚類),主要通過調節體內的(滲透壓)來維持與環境的水分平衡。
6、溯河洄游魚類對環境的適應最主要表現是(B)。
A.要適應溫度的變化
B.滲透壓由低向高調節
C.要使滲透壓由高向低調節
D.滲透壓的調節機制因環境而異
7、在淡水生活的魚類,其滲透壓一般屬于(高滲)型。(填高滲、低滲或等滲)
8、最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質地是(C)。
A.粘土
B.砂土
C.壤土
D.黃土
9、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結構是(A)。
A.團粒結構
B.片狀結構
C.塊狀結構
D.柱狀結構
10、在強風地區生長的植物,其結構特征一般類似于(D)。
A.濕生植物
B.水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11、在土壤有機質分解轉化及土壤團粒結構形成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一類生物是(D)。
A.植物
B.原生動物
C.節肢動物
D.微生物
12、組成土壤的各種顆粒組合的百分比,稱為(土壤質地);土壤顆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團聚體的大小和數量稱為(土壤結構)。
13、在單向風的影響下,樹木對風適應的明顯形態特征是(D)。
A.矮化
B.頂冠
C.根系發達
D.旗冠
14、以魚類為例,論述水生動物如何維持與環境的水分平衡。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m.vz0z6y.cn/shengtaixuejichu/12016.html